而依靠的载体之一便是校园文化活动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 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 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 笔者认为 紧密围绕职业教育体系两大动力 即人格教育和知识教育 是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构建的两大方向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是在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 整合各方面资源 不断探索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提升职业素质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专业改革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创建路径的探索过程中 紧密结合人格教育和知识教育 以达到育人和服务社会的目标 3.加强实践服务能力 注重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积极开辟实践服务基地具体表现为榜样效应活动的设计:“我是共产党员 争当五员标兵”和“红色公交、挚诚服务我先行”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的建设等 2.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 学习历史商家名人为商之道具体活动表现为“谈古论今、讲评商道”商文化研讨会、“我心目中的商家名人”主题班会等 那么 在笔者看来要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首先得找好该活动要达到的目的 也即创建定位高职院校是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 提升职业素质为重点的 那么各个专业学生所应俱备的动手能力 实践能力会有差别 所以品牌活动的创建以专业素养建设为导向 就能较好地把握好方向 1.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教育 促进思想观念、商道意识的养成具体活动表现为“商旅杯”辩论赛(如辩题“利与义孰轻孰重”)、“商之我见”征文比赛、“立商之本”主题班会等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地方性的高职院校自成立以来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社会服务而商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就是围绕如何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素质、高技能经贸人才开展的 为实现学生敢想、会做的教学改革目标搭建校园文化平台要成就一名专业的经贸人才 必先了解为商之道 才能学以致用即必须具备相关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且能灵活运用专业的外贸知识该系列活动就是以人才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作为目标定位 以望积极跟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将落脚点放在实现人才的专业素养的提高 人格教育引导系列活动 即以一般职业素养教育为指导开展的系列活动目前随着90后大学生的增加和日益网络化的生活环境 出现很多挑战传统道德观念的行为和观点 并且为社会所关注 所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新审视和改进现有思想道德及传统文化的教育以人文教育、传统文化的倡导、团员意识教育、党员的培养等为基础 努力打造涵盖面较广较深的人文类品牌活动已经为高校团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如目前各高职院校已有的红五月系列活动、节文化系列活动 感恩文化节等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发展、提炼和推广的 校园文化以育人为本 是基于校园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 作为学校整体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是近年来各大高校积极应对散、目标性较差的校园活动现状加以内涵提升的倡导 通过对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一些影响大、教育效果明显的加以资源整合 以求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些学生文化活动的统称 并不含有清晰准确的评价标准或内容要求它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参与度不高、缺乏传统文化教育 专业性联系较少的校园文化活动资源 能够更好的满足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职业教育的需要 专业职业素养系列活动 即在知识教育充分衔接专业知识领域的基础上 开展实践型和理论研究型的各类专业赛事活动 旨在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探索能力通过与专业相结合的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如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以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近年来 我校积极组建由科研处、团委牵头的各院系大学生科技协会 每年投入一定的学生科研金费 用于邀请专家讲座、学生专项调研等 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学生线的科研能力和扶持能力同时将创业创新、专业技能类等赛事作为重点关注和指导对象 以商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笔者看来虽未真正形成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 但经过几年积累和沉淀 该趋势明显目前 已开展了四届模拟广交会、商旅杯辩论赛 还有“谈古论今讲评商道”ppt研讨会 商之我见征文赛等等这一“商”系列的校园活动反响较好 学生参与度很高 专业教师反响也颇佳活动形式各异 有仿真模拟和实践营销、有动态的思想撞击和静态的自我感悟 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为学生所喜爱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贸学生对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既较好的丰富了传统团学活动 又为专业教学课堂的实践教育拓展提供了参考 是与专业联系紧密度较高的课外活动平台之所以称作“商文化”系列活动是基于内涵丰富的考虑 要避免就活动而活动 应深入挖掘专业素养所涵盖的各方面 帮助学生读懂为商之道 坚定做人做事的原则 树立职业发展的理想和目标 将其上升至一个“培养敢想、会做的经贸人才”的文化高度 进而实现品牌效应 (责任编辑:admin)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